栏目

矿山头条

成立两周年 | 西北矿业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能源样板”

2024-06-11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号角再次吹响。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西北矿业作为山东能源集团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挂牌成立两年的时间里,高点站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乘风破浪”的姿态、“中流击水”的劲头,奋力打造西部大开发建设的能源样板。


成立两周年 | 西北矿业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能源样板”

▲2022年5月17日,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整合优势资源,推进西部开发建设形成新格局。


两年来,西北矿业不但短时间、高水平建成多座产能大矿,而且创下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同时,矿井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国内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典型旗帜。

此外,西北矿业推进六大产业协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活力澎湃释放。西北矿业两年来,破解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困局,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这种积极作为,不仅为山东能源集团外部开发战略进一步夯实基础形成新增长极,更为山东能源践行国企担当、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持。


成立两年:

高效率、高水平融入西部大开发

时代有呼唤,企业有行动。从22年前,山东能源走出山东,开发西部资源,仅用不到4年时间建成山东煤炭行业省外“第一矿”——亭南煤矿,到2021年,山东能源集团按照“一个区域,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投资主体”原则,整合旗下淄矿、龙矿、新矿、肥矿、临矿5家区域产业资源成立西北矿业,开启深耕西部区域之旅,融入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责任与使命早已刻进山能人的基因中。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发展的重要载体,西北矿业担负起在陕、甘、晋、蒙等西部省份的产业投资和管理、关系协调等主体职能,全面履行区域内“六大产业”协同管理、项目投融资、技术研发储备、人才培育引进等责任。

身负重任,唯有砥砺前行。在外部开发过程中,西北矿业充分发挥接续能力,以“越是艰难,越应该执着地走下去”的气概,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邵寨煤业的发展历程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全面建设后,邵寨煤业突破天气制约、克服疫情影响、破解建设难题,不仅成功跨越建设期、联合试运转期、投产见效期三个阶段,还推动形成矿井“快速建设”“手续办理”与“投产见效”等多项新样板,让“山能旗帜”在甘陇大地高高飘扬。

发展时不我待,唯有奋力前行。面对难题,基建期公司累计召开设计优化会135次、科学优化160余项方案设计、解决难题280余条、压减投资1.6亿元以上,并创造了主井装备最大工程量、用户电源建设距离最远等十余项矿井建设的“第一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邵寨煤业探索形成的矿井快速建设新模式为西北矿业的外部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用时18个月完成矿井建设并实现联合试运转后,邵寨煤业又仅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矿井综合竣工验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了证照办理新速度。

在手续办理方面,邵寨煤业专门组建了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团队进行对接,邵寨煤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方明表示,“例如在方案审批阶段,专家组给出意见后,我们的专业人员直接在现场就可以完成修改,省去了不必要的反馈流程,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

如今,邵寨煤业已成为山东能源集团在甘肃省的一张靓丽名片。5月22日,西北矿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周宙向笔者表示,邵寨煤业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是山东能源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品牌影响力彰显。

走过万水千山,跨越险滩激流,邵寨煤业的发展足印标注着西北矿业外部开发前进的方向,如今西部大开发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成立两周年 | 西北矿业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能源样板”

▲油房壕矿井开工仪式


5月9日,西北矿业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的油房壕矿井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山东能源联合重组以来首个开工的50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炭项目。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标志着蒙鲁两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合作又一项目动工,地企融合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也意味着山东能源融入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步伐进一步走深走实。

西北矿业外部开发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稳重,加速拓展西部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围绕山东能源资源开发工作部署,西北矿业坚持内优外拓发展思路,一手抓内部挖掘,一手抓外部开发,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依托快速建矿传统优势,邵寨、五举2对矿井建成投产;通过矿区总规细化调整,五举年产能从240万吨/年调增到300万吨/年。

目前,西北矿业核定产能总规模从区域整合前的2400万吨跃升至3560万吨,实现历史性跨越。

建设周期缩短、产能加速释放、技术引领变革,西北矿业“风景独好”的气象皆由苦干实干而来。5月21日,西北矿业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鲁守明表示,“未来我们将通过产能核增、兼并收购、新矿井建设多点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两年来,西北矿业与时间赛跑,短周期内建设多座高水平矿井;两年来,西北矿业与技术赛跑,智能筛机、TBM掘进装备等多项技术领跑行业;两年来,西北矿业与发展赛跑,以令人关注的蜕变不断书写新时代山东能源跨越发展篇章。


智能化建设衔枚疾进

西北矿业以创新彰显科技矿业本色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曾被视为“傻大黑粗”的煤炭产业,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如何转型升级,加快技术研发创新,成为煤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近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

推动智能矿井建设,西北矿业不遗余力。一直以来,西北矿业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和“重装备、高可靠性”理念,以“安全型、绿色型、智能型、高效型”为目标,着力打造“五化四型”智能化煤矿。


成立两周年 | 西北矿业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能源样板”

▲正通煤业TBM


3月份,由正通煤业牵头组织制定的两项煤矿TBM行业标准,通过国家能源局批准,将于6月份正式出版实施。与国内先进的综掘技术相比,TBM实现了迎头全封闭,有效降低迎头片帮和人员靠近掘进机截割部带来的安全风险。

以创新开采“富矿”,正通煤业正由行业“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然而,行业标准的诞生背后充满着各种复杂因素。正通煤业自建立以来,面临着井下涌水量大、冲击地压、煤层易自燃、高地温、硫化氢等多种自然灾害叠加,生产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此背景下,正通煤业大胆提出“探索地下浅层隧道盾构工艺引用地下深层巷道掘进技术可行性”研究,将常用于隧道、地铁施工的盾构机技术引进到千米井下。

从设备长度减至最小45m、转弯半径减至最小90m;到第2台TBM成功实现小半径转弯调向施工;再到第4台TBM设备主机和后配套实现平行安装,具备不转场连续性施工条件。正通煤业摸着石头过河,将难题转变为课题,全力攻克技术难关,勇当TBM适用化改造的推动者。

“想办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正通煤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侯涛表示,没有经验参考就自己研究总结,没有标准指导就摸索创建标准。第4台设备投用以来平均日进稳定在13m左右。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正通煤业正是凭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艰难面前不退缩、重任面前不懈怠的“五四采煤精神”,用创新打破阻碍,靠担当赢得未来。

今年3月,亭南煤业更是通过应用大直径TBM创出最高班进尺11米、日进尺23米、月进尺482米,打破了在同等断面巷道条件下创造的450米纪录,刷新了山东能源集团TBM月进尺纪录。

TBM的应用是西北矿业智能化、数字化的一个方面。在西北矿业,智能化早已渗透到管控、运销、选煤等各环节,作为能源集团首家“全系统智能化矿井”、第一家通过甘肃省智能化矿井验收的矿井,邵寨煤业在此方面同样看点颇多。

在邵寨煤业矿井下,深深巷道随矿脉伸延,一盏盏节能白炽灯,照着洞壁管道与缆线,光线如岩石般坚硬、生冷。几十台机器分工协作,工人们有序而繁忙地奋战在生产一线。

而这些,笔者正是通过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60块液晶显示屏所观看到。中心实时显示井下采掘、主运输、主提升、洗选销售、监测监控等各环节运行情况,“我们的主运输与主提升系统,均已实现无人值守,由智能机器人进行巡检,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负担。同时,采掘人员矿灯上配备定位模块,精准定位实时位置,误差仅为30公分,全力保障人员井下安全。”调度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金生介绍。

目前,邵寨煤业主力采煤工作面,均已实现采煤机记忆截割、中部自动跟机移架、井上下可视化集控等基本智能化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邵寨煤业还高标准建设了智能化选煤厂,“一个平台、七个子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厂数据信息的集中融合和共享。与传统选煤厂相比,生产管理效率提升30%,吨煤洗选成本平均每吨节约0.52元,全厂用工定员控制在50人,达到了国内一流智能化选煤厂水平。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如今,西北矿业正借助数智力量,实现产业焕新。自建企业以来,企业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智能化项目115项、配套升级换代采掘设备923台套,减少岗位用工2000余人。

在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赋能下,西北矿业高效率、高质量新局面不断得到巩固。以智能化为引擎,西北矿业加速迈向一流矿业发展目标。


坚守安全底线

融合变革激发新效能

从迈出省门融入西部大开发,到利用智能化克服种种难关,一路走来,西北矿业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而这一切的前提,离不开其在安全管理与经营管控上的精耕细作。“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关乎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工资饭碗。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

话语铿锵有力,行动真抓实干。自2022年起,西北矿业扎实开展“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不断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其中,亭南煤业作为试点单位,按照“把培训放在基层、以实操作为重点”的教培工作要求,探索形成五级员工评选机制与“44451”工作模式,促进职工安全意识与业务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由于变频器维修技术含量比较高,过去出现故障只能请生产厂家过来维修,耗费时间。现在通过一系列培训,员工自己就可以拆解组装,解决机器故障问题。”亭南煤业综机维修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振廷表示。在维修中心,几组学员正通过应用“全方位解剖”“全流程拆解组装”等方法,提升设备维修能力,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夯实基础。


成立两周年 | 西北矿业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能源样板”

▲智慧培训中心


来到培训中心,当戴上VR眼镜的那一刻,笔者已身临其境于某煤炭重大事故虚拟现场,“亲身经历”了一遍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令人记忆犹新。“通过VR技术,可以让员工沉浸式观察与感受煤矿井上下作业环境,了解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事故案例警示及紧急避险等内容,比光看警示教育片更能加深印象。”培训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自开展“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以来,西北矿业累计依法培训“三项岗位人员”4127人、开展警示教育1739场次、组织素质提升培训4.6万人次,促进了队伍素质提升,为夯实企业安全发展根基提供了有力支撑。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同时,西北矿业的经营质量也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两增三降四提升”“两化融合规范年”活动,西北矿业矿井吨煤成本有效控制,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发展。

“省下的都是赚下的”“降本靠大家、节省为自己”“省一元钱比挣一元钱容易”……在亭南煤业工区学习室,随处可见各类降本标语。秉承“过紧日子才会有好日子”理念,亭南煤业积极拓展挖潜降本新方法、新途径。

在增效方面,亭南煤业秉承“保煤质就是保饭碗”的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全流程煤质管理措施。尤其最大程度发挥选煤厂“摇钱树”创效能力,通过智能密控系统稳定各产品质量,使精煤产率提高0.5%左右。

调整战略、变革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举措,亭南煤业降本增效的措施,也折射出西北矿业精益控制、精打细算的鲜明管理特征。成立两年来,企业持续深化精益化市场化融合,构建起“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低成本运行的同时,系统建立了以“一利五率”量化指标和KPI对标体系,不断提升均量发展核心竞争力。西北矿业依靠自主改善和对标管理,累计创效9亿元,通过精益营销,每年创效超2亿元,如今,用最少投入创造最大产出已成为每位西北矿业人的思想共识。

改革激活力,改革出动力。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的来袭,西北矿业将以打造“四新国企”为方向,不断完善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纵深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和水平。全力配合能源集团落实投资权、供应权、销售权“三个收紧”要求,推动管理、机制、文化进一步融合。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西北矿业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离不开其所形成的“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强大合力。

凝心聚力共奋进,同心逐梦谱新篇。西北矿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新表示,从制度理念融合发展,到生产工作安全稳定,再到股权谈判突破困境,过去一年,西北矿业干成了12件实事要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从齐鲁大地到三秦大地,在融入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无论什么风浪都打乱不了西北矿业发展的节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矿业人前进的步伐。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西北矿业“坚持一个定位,高擎三面旗帜,筑牢三大基石,锚定三步走目标”的五年发展蓝图已绘就,期待“年轻”的西北奋进者在西部大开发中迸发出更为强劲的力量,建新功、立新业。




来源:山东能源

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
加入微信群
关注绿色智能矿业平台
关注矿冶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