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24 浏览次数:7311
【嘉宾简介】
张宏 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首先可否请您为我们概括介绍一下, “红柳林文化”的具体释义是什么?我们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又是秉持着哪些重要理念进行的?
“红柳文化”是红柳林矿业公司企业文化的冠名,是践行陕煤集团“奋进者”文化的特色成果,是丰富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产物,是以沙漠植物“红柳”所具有扎根漠北、耐寒抗风、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强大生命力和坚强品格,形象表现红柳林人坚守塞北、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勇创一流的崇高品格和奋进精神。
“红”,就是红色的信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重大决策部署和陕煤集团发展战略,红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一颗红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柳”,就是绿色的希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陕煤集团“五碳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双碳”战略,立足零碳转型,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还大自然美丽与价值,建成新时代中国煤矿智能绿色示范基地。
“红柳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成为红柳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成为激发员工使命感、凝聚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成就感的精神力量,成为红柳林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柳文化”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我们相信一流创建是远景,美好多姿是情怀,顽强拼搏是性格,绿色智慧是特色。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新时代的红柳林人,全面推进“红柳文化”落地生根,勇争第一、勇扛红旗、勇创一流,让红柳花开,让绿柳成林,让红柳林矿业公司这颗塞北煤海中的璀璨明珠更加光耀夺目。
2、近年来,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全面实施,是否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该政策的发布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哪些引导作用,提供了哪些转型升级的机遇?
“双碳”背景下,煤炭的能源地位将从“主体”向“兜底”转变。伴随着煤炭产能布局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断增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快速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目前中国的国情当前,煤炭行业面临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冲击,煤炭供应精准调控能力不足,煤炭工程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缺乏以及煤炭资源弹性供给等问题,煤炭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该政策的发布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开采以及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021年,陕煤集团率先提出“五碳”发展路径,即,保碳发展、去碳发展、减碳发展、固碳发展、易碳发展。作为陕煤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红柳林首先面对的是保碳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优质先进产能释放的同时保证煤炭稳定供应,明确“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明晰科技创新引领进而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等,生产更洁净、更环保的煤炭产品,推进煤炭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煤矿用能方式的优化,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等,不断增强政策向心力,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3、红柳林作为高起点的“年轻”矿井,始终把绿色矿山建设与安全生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秉持着高碳产业低碳运行,矿井绿色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打造“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那么我们企业是如何践行绿色矿山建设的?
作为陕煤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近年来,红柳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五碳发展”积极推动“双碳”战略,以绿色低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公司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红柳林厚植生态文明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公司将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建立起“全员参与、自下而上、分级负责、过程控制、全面覆盖、持续完善、全面提升”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将绿色发展要贯穿煤炭开发、利用等全产业链,说到底就是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煤矿智能绿色示范基地,打造全国煤炭行业“绿色矿山”标杆。在创建绿色矿山过程中,加快沉陷区修复治理,实施井下空气质量革命,加快建设“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和“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建设方面,我们与蒙草集团、中国矿大、陕西生态产业公司合作,启动皮带走廊南侧“绿色立体生态示范园”一期工程生态农业项目和科普馆建设,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实现矿井水综合复用;推进煤矸石充填及再利用项目;实施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工业场地提质绿化工程、工业场区林荫“绿肺”工程等。
4、实体经济是综合国力的根基,创新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中国近代煤炭产业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基础产业,煤炭产业为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那么在“十四五”期间,您认为,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将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采煤国家行列的重要机遇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发展动能从依靠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传统动能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动能,不断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动力和潜力,持续推动开发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格局、供给质量、发展动力的变革。
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煤炭新旧动能正进行有序接替和有效转换,正经历“去产能”到“优产能”的过度阶段,煤炭开采朝着智能绿色、清洁生产方向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必将成为煤炭革命的引领技术,未来必将深刻影响煤炭生产、加工、利用和转化的发展模式与形态,加速煤炭革命。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代表着煤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以红柳林为例,经过两年的“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目前我们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智慧园区等平台已投入运行,逐步构建起多系统集成的“智能协同、智慧管理”,即将建成全链条、全流程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5、据了解,红柳林矿业公司打造了首个“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最初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我们企业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初步打赢这场革命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等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如何防治职业病,成为国家、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些为我们创建“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探索方向。在煤炭行业,预防职业病,归根结底,预防是关键。无论是在防治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还是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或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都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职工在井下呼吸到新鲜空气,让采煤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是我们创建“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的初衷。
红柳林智能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井下割煤、掘进、转载、运输等过程产尘量大,井下粉尘积聚,井下空气环境质量低,影响职工健康。过去我们在防护用品升级、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定期健康体检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矿井空气污染问题。为此,我们携手袁亮院士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5家科研院所,在经历数次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项目研究,从“井下受限空间污染物理化性质及分布运移基础研究”“采煤区域粉尘分源高效防控技术及装备”等6项课题攻关,从突破陕北矿区矿井空气污染物防控的理论瓶颈出发,研发井下空气污染物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为什么我们称之为“井下空气质量革命”,“革命”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彻底、革新。“井下空气质量革命”就是要让红柳林、陕煤集团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几百万矿工呼吸到新鲜空气,从源头上治理,改善作业环境,将观念从关注职工生命安全转变为关爱职工身体健康,全周期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我们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研究、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计算“四位一体”的科研方法,通过理工医学科融合,开展矿井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
项目在11个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建成陕北矿区井下职业健康保障体系综合集成示范工程;建立1个典型矿井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防治示范应用工程,采掘面总尘降尘率达90%以上,呼尘降尘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井下燃油车尾气高效净化,在180℃下CO转化率达到70%、CH转化率达到60%;排气烟度光吸收系数小于1.61、林格曼黑度Ⅰ级,达到国家《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构建井下空气质量在线监控与智能预警平台。
【责任编辑:高瑞东】
来源:新华网